??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在2016年的經濟社會結構性改革第中一次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化解過剩產能,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去產能覆蓋的行業范圍開始擴大。煤炭和鋼鐵行業作為去產能的重點行業,其去產能的經驗對同樣是高耗能高排放、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行業有著一定的借鑒參考意義。
??鋼鐵、煤炭和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狀況:
??鋼鐵工業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技術、資金、資源、能源和勞動力密集產業,同時也是產能過剩最嚴重、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鋼鐵產能方面,“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共淘汰煉鐵產能9089萬噸、煉鋼產能9486萬噸,到2015年底我國粗鋼產能達到11.3億噸左右。但是粗鋼產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鋼鐵產能已由區域性、結構性過剩逐步演變為絕對過剩。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前十家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由2010年的49%降至2015年的34%,沒有達到“十二五”規劃“60%”的目標。
??2016年在去產能的推動下,鋼鐵行業再次退出產能超過6500萬噸,所以2016年底鋼鐵產能應在10.65億噸左右。而在需求的帶動下,我國粗鋼產量由2010年的6.3億噸增加到2015年的8億噸,年均增長5%,并在2014年達到8.2億噸的歷史峰值,而國內粗鋼消費量在2013年便已達到7.6億噸的峰值。“十三五”期間我國鋼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將雙雙下降,2016年粗鋼產量達到8.08億噸,產能利用率僅有75%左右。預計2020年粗鋼消費量將下降至6.5億-7億噸,粗鋼產量僅7.5億-8億噸。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鋼材出口量連年增加,近兩年的粗鋼凈出口量均在一億噸以上,也因此引起了許多的國際貿易摩擦。
??根據《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粗鋼產能將在2015年底11.3億噸基礎上再壓減1億-1.5億噸,控制在10億噸以內,產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80%,前十家企業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60%以上。
??煤炭產能方面,“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煤礦7100處,產能5.5億噸,其中關閉煤礦產能3.2億噸,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產能總規模為57億噸。其中,正常生產及改造的煤礦產能39億噸,停產煤礦產能3.08億噸,新建改擴建煤礦產能14.96億噸。2016年行業內繼續淘汰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煤炭產能下降到54億噸左右,而2016年底原煤產量僅33.64億噸,所以產能利用率僅在62%左右,產能嚴重過剩。
??根據《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化解淘汰煤炭行業過剩落后產能規模8億噸,通過減量置換和優化布局增加先進產能規模5億噸。
??此外,2017年計劃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截止本文發稿,2017年1-5月份,全國鋼鐵、煤炭行業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煤炭產能6897萬噸,分別完成2017年年度任務的63.4%和46%。
??水泥行業去產能方面,在2013-2015年三年時間里水泥行業共淘汰落后產能2.3億噸,基本完成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截止2016年底,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共有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產能18.5億噸,水泥產能35億噸,而2016年熟料和水泥產量分別僅有13.7億噸和24億噸左右,熟料和水泥的產能利用率分別只有74%和68%左右。
??根據“十三五”水泥工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要淘汰熟料產能4億噸,熟料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前十家企業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80%以上。
??鋼鐵、煤炭和水泥行業去產能的措施:
??鋼鐵行業:
??1.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停止建設擴大鋼鐵產能規模的所有投資項目,各地一律不得凈增鋼鐵冶煉能力,嚴格執行產能減量置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地區按不低于1:1.25的比例實施減量置換。
??2.依法依規去產能,2016年全面關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符合《鑄造生鐵用企業認定規范條件》的鑄造高爐除外),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30噸及以下電爐(高合金鋼電爐除外)等落后生產設備。全面取締生產“地條鋼”的中頻爐、工頻爐產能。
??3.推動僵尸企業應退盡退,將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靠銀行續貸等方式生存的企業實施整體退出。支持地方和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并重組、轉型轉產等途徑,退出低效產能。發揮專項獎補資金等激勵政策作用,鼓勵產能規模較大的地區主動壓減鋼鐵產能。
??4.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資不抵債、債務違約的企業要通過破產重整、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多種方式加快處置。
煤炭行業:
??1.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鼓勵在建煤礦停建緩建,暫不釋放產能,對不能停建緩建的,按一定比例關閉退出相應規模煤礦或核減生產能力進行產能置換。
??2.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加快依法關閉退出落后小煤礦,引導災害嚴重、安全無保障、煤質差、能耗不達標、非機械化開采的煤礦、長期虧損、資不抵債、長期停產停建、資源枯竭的煤礦、依賴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生存、難以恢復競爭力的煤礦有序退出。
??3.積極發展先進產能。發展工藝先進、生產效率高、資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強、環境保護水平高、單位產品能源消耗低的先進產能, 保障煤炭長期穩定供應。
??4.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支持優勢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大型骨干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市場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
??水泥行業:
??1.嚴禁備案新建、新增產能項目。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水泥熟料產能置換。
??2.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水泥熟料產能。強化依法行政和標準實施,對經整改達不到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熟料產能,依法有序關停與退出。
??3.實行差別化政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開展能耗、排放等對標達標,貫徹落實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政策,研究提高享受資源綜合利用財稅政策的技術門檻,倒逼競爭乏力產能主動退出。
??4.推進聯合重組,壓減過剩產能。支持優勢企業建立產業結構調整資金,搭建產能整合平臺,利用市場化手段推進聯合重組,并結合聯合重組、技術改造,主動經營性壓減過剩產能。
??5.強化社會責任,推行錯峰生產。繼續完善水泥錯峰生產相關制度,水泥開展行業自律,適度限產化解產能過剩。
??6.淘汰復合32.5水泥,鼓勵生產和使用42.5及以上等級水泥、純硅酸鹽水泥,優先發展并規范使用海洋、港口、核電、道路等工程專用水泥、水泥基材料。
??水泥行業可借鑒的有哪些?
??從水泥、鋼鐵和煤炭行業去產能的手段來看,雖然表面上大同小異,都有通過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來嚴禁新增、淘汰落后、退出過剩、推動兼并重組等。但是具體措施方面還是有很多可借鑒學習的地方。
??首先,可以申請設立專項資金,一方面是要利用資金做好工人轉崗安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以此鼓勵部分產能主動退出。第二,目前水泥行業仍在使用等量置換這一概念,這種方法有助于推動去除落后產能和小產能,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減少產能,推廣減量置換就顯得更有意義。第三,推動去除僵尸企業,對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長期停產停建的僵尸企業應應退則退。第四,水泥和鋼鐵行業均有淘汰小產能的具體措施,水泥行業是否也可以制定相關標準,去除產能較小的生產線或粉磨站。
RC-5閥門電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
16mm中空纖維水泥外墻板
日吉華神島板 中鐵裝配裝飾板 品牌增強型裝飾性板 水泥纖維外墻掛板
日本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AT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板 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防火冰火板 木飾面木紋冰火板防火板潔凈板護墻板
木絲水泥板 纖維水泥板 高強度水泥板 進口板
綠活建材 水泥板 手工夯土板 背景墻 商場裝修用板 提供質檢報告
昌吉自治州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透明編織袋,亮白半透編織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牛皮紙袋,紙塑袋,PP復合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彩印編織袋,珠光膜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灌裝口編織袋,方底閥口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