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2/10 Click:591
冷軋帶肋鋼筋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冷軋帶肋鋼筋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一、結構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l0的有關規定。
注:本節有關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均按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超過C50考慮,當混凝土強度等級超過C50 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有關規定。
二、受拉冷軋帶肋鋼筋和受壓區混凝土同時達到其強度設計值時的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ξb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可取ξb= 0.37 。
(2) 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2.1)
式中ξb——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xb——界限受壓區高度;
h0——截面的有效高度;
fpy——縱向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應按本規程表3.1.4取用;
σp0——受拉區縱向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處混凝土法向應力等于零時的預應力鋼筋中的應力。
注:在截面受拉區內配置有不同強度級別或不同預應力值的冷軋帶肋鋼筋的受彎構件,其相對受壓區高度應分別計算,并取其較小值。
三、矩形截面或翼緣位于受拉區的倒T形截面受彎構件,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圖3.1):
M≤fcbx (h0-x/2)+fy′As′(h0-as′)-(σp0′-fpy′)Ap′(h0-ap′) (3.2-1)
圖3.1 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應按下列公式確定:
fcbx=fyAs-fy′As′+fpyAp+(σp0′-fpy′)Ap′(3.2-2)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x≤ξbh0(3.2-3)
x≥2a′(3.2-4)
式中M——彎矩設計值;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
As——受拉區縱向普通鋼筋的截面面積;
As′——受壓區縱向普通鋼筋的截面面積;
Ap——受拉區縱向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p′——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b——矩形截面的寬度或倒T形截面的腹板寬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as′——受壓區縱向普通鋼筋合力點至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ap′——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至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a′——受壓區全部縱向鋼筋合力點至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當受壓區未配置縱向預應力鋼筋或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應力(σp0′-fpy′)為拉應力時,公式(5.1.3-4)中的x用a′和as′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