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進入尾聲,還有另一組數據值得關注,2008年,第一批來自農民工群體的全國人大代表只有3人,而到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農民工代表已經有了56人。
農民工群體的變化不僅是數量的增長,更是“質”的飛躍。
國家統計局2010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外出農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數,多數沒有參加過技能培訓,以從事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為主,這些特征構成了當年人們對于農民工群體的刻板印象。
這些年,這些刻板印象正在逐漸被打破,活躍在各類平臺的農民工的身影越發多元和鮮活:獲得2023年《中國詩詞大會》亞軍的農民工朱彥軍、工地健身火爆全網的“搬磚小偉”,還有從泥瓦匠到大國工匠、走進人民大會堂的“小砌匠”鄒彬……他們展現著新時代這一群體勞動中的快樂與追求,精神世界的詩與遠方。他們腳踏實地,眼望世界,他們對生活有更多期待,他們是城市的建設者,也是城市生活的經歷者,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創造美好生活的參與者。
今年兩會,這些有關農民工的建議凸顯了這個群體的變化——
給農民工上社保
鼓勵年輕人投身建筑業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機電安裝分公司水電隊隊長譚雙劍建議,成立相關部門或社會組織,給農民工上社保,增加他們的歸屬感。
譚雙劍。受訪者供圖
“回到老家我是一個農民,進到城市我是一名農民工。”譚雙劍來自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18歲時離鄉來到北京,從農民工干起,參與過鳥巢、國家會議中心、新工體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曾以“全國優秀農民工代表”為人所熟知。今年,譚雙劍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帶來的建議關系到農民工的民生問題。
近年來,農民工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服務行業的工作選擇性增多,出現了外賣、快遞、司機、代駕等多種職業崗位,并且這些工作的薪資也不低,年輕人不愿意從事高強度的建筑工作,尤其是辛苦的土建工程,轉而進入其他行業。
“上一代農民工已經老去,這一代農民工也馬上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但是年輕一代沒有接班,建筑工地上會逐漸出現斷層。”譚雙劍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增加農民工待遇,提高工資水平,鼓勵年輕人到建筑行業來。
目前,中國大的建筑企業基本上都是央企、國企,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在大企業的加持下,農民工行業的提升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從事建筑工程大多數是中年人,農村的醫保水平,尚不能滿足農民工在城市的就醫需求。譚雙劍建議,成立相關的部門或社會化組織,為農民工上城市社保,不管農民工走到哪里,可以為他們提供支持,在保障農民工就業靈活性的同時,解決農民工在城市就醫報銷等難題。
“農民工是城市的無名建設者,在最苦最累的時候來,最漂亮最完善的時候離開。每個建筑完工后,通常農民工是沒有機會再走進自己曾經建設過的地方。”近些年,雖然農民工的收入提升了不少,但走在大街上仍舊會覺得抬不起頭。譚雙劍表示,社會對農民工缺乏足夠的認知,尚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這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發現更多城市建設背后的農民工,多講講農民工的故事,增加人們對農民工的認可。
譚雙劍認為,在國家發展建設中,農民工起到了脊梁的作用,不應當只享受他們的付出,農民工群體怎么老有所依、他們的子女如何能有更好的前程,幫他們解決他們關心的問題,也就是解決發展的未來。
推動農民工
向新時代產業工人轉型
鄒彬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農民工、全國技術能手、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95后全國人大代表鄒彬的身份信息一直在變。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個時代人人都能出彩!”
第二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鄒彬繼續為農民工發聲。在調研過程中,他發現,大部分工友愿意提升自己的本領,并希望能因此在就業時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他意識到,產業工人轉型不僅要求工人自身有相匹配的技能,也需要政府加強對裝配式建筑等新興產業的產業體系保障,大力完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和建筑通用技術標準,加大裝配式建筑發展政策支持力度,培育裝配式產業發展環境,促進建筑工業化事業蓬勃發展。
在一些年輕人的印象里,工地環境條件差,建筑工人工作辛苦,收入不穩定。要撕下這些“標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工匠人才保障必不可少。
鄒彬建議,推動農民工向新時代產業工人轉型,進一步完善技工等級晉升制度、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建立學歷、技能證書互認制度。
讓農民工
“吃上技術飯 拿上高工資”
黃久生代表。受訪者供圖
今年兩會前夕,河南省潢川縣駐鄭州農民工流動黨工委組織的務工人員短期技能培訓班開班。全國人大代表、流動黨工委書記黃久生說:“農民工只要有技術,就不愁沒活干,就不愁掙不到錢。”
今年的全國兩會,黃久生代表帶來了“對全國農村勞動力全員培訓”的建議。
黃久生說:“隨著產業的轉型發展、新型業態的催生,對新型農民工的技術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標準。而如何讓農村勞動力更快適應快速發展形勢,通過全員培訓,實現更高質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是當前急需解決的課題。”
黃久生代表在走訪調查中發現,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各級政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針對農村勞動力開展了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培訓工作,培養了一批具有農業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產業農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存在培訓資源缺乏整合、培訓方式單一、覆蓋面不廣、針對性差以及務工人員參加培訓動力不足等問題。
黃久生代表建議:抓緊開展農村勞動力全員培訓,制定強有力的措施,以滿足農民工更好地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業現代化。
針對農村人口文化水平差異較大、普遍知識層次較低的現狀,采取針對性培訓與系統性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制定形式多樣和個性化的教育形式。
采用“集中授課、實踐學習”培訓模式,一方面安排專家講學,讓廣大學員開拓視野,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另一方面,讓學員到“基地”實習,去企業參觀,做到學以致用。
樹立和培育各類先進典型,通過先進典型,讓廣大群眾直接感受到身邊的典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從而讓榜樣的力量教育農民、感染農民、鼓舞農民,投身鄉村振興。
因勢利導、按需培訓,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和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緊密圍繞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信息開展培訓,有效的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的需要。
逐步建立政府主導、農科教統一協調的市場培訓機制,積極制訂具體的農民培訓政策,規范農民培訓的操作程序和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
合力筑牢農民工權益保護屏障
李葉紅代表。受訪者供圖
“起訴惡意欠薪犯罪9431人,比前五年上升18.5%。”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盱眙業盛鮮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葉紅在聽取最高檢工作報告后表示,報告中提到的這一內容令她印象深刻。
“我關注到,近年來,檢察機關能動履職,通過刑事檢察從嚴懲處、民事檢察支持起訴、行政檢察督促履職、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為農民工工資筑起‘四大檢察’保護屏障,勞動者維權意識明顯提高,企業欠薪行為得到改善,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欠薪問題高發多發態勢得到明顯遏制。”李葉紅代表表示。
李葉紅代表建議,檢察機關要繼續加大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懲治力度,對于欠薪數額巨大且情節惡劣,經刑事立案追繳仍不履行支付義務的案件,有效發揮刑法的懲治和震懾功能,及時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把依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促進民營企業守法經營有機結合,在依法懲治惡意欠薪犯罪,幫助農民工追欠挽損的同時,注重改進辦案方式方法,推動涉案企業合規整改。
此外,在辦理案件的基礎上,檢察機關也要主動將檢察履職融入社會治理,全面梳理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推動在更廣泛層面形成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合力。
建議完善農民工養老保障制度
2月26日,周培代表(右二)在河北滄州建設工地與幾位老年農民工交流,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偉偉 攝
周培是大元建業集團的一名木工班班長,今年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從1992年進入大元建業集團干臨時工,到成為帶徒授課、身懷絕技的木工高級技師、全國行業技術能手,周培扎根建筑支模行業施工一線26年,一步步成長。2021年,周培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將目光聚焦到了老年農民工的養老和培訓問題上來。對此,他提出《關于加強新時代工匠人才培育和保障的建議》。他表示,企業要加強新型學徒制培訓和創新創效培訓,實現高技能人才就業穩和老年生活保障足,實現農民工與企業的雙贏。
化解流動務工者之憂
李豐代表。受訪者供圖
從浙江農村一路走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為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參會、學習培訓、視察調研……一路走來,認真履職的李豐代表,更加堅定了為廣大農民工群眾發出“好聲音”的決心。
五年來,李豐提出的許多建議,都直擊農民工群體面對的難題。“在實踐工作和生活中,我了解到大多數來城市務工人員的小孩在農村老家,孩子都由老人帶,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管教。由于缺少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導致不少小孩出現各種問題,甚至有的成了‘問題兒童’。我連續兩年向大會提出推進困境兒童保障機制的建議。”
農民工從“量”到“質”飛躍
從2008年到2023年,農民工代表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積極發聲、建言獻策,他們的建議涵蓋“推動農民工向新型建筑產業工人轉型”“加大職業培訓力度”“促進融入城市”等等內容,“根”于基層、“源”于實際,關注農民工的切身利益。這一方面是因為農民工代表來自的領域越來越多元,他們關注的議題自然也在不斷拓展;另一方面是他們的文化水平、知識結構等都在不斷提升,“這使得他們有能力去關注更廣闊的領域”。
農民工群體數字上的“量變”和認知上的“質變”背后是一條條政策的頒布和落實,也是多方的持續努力。2006年3月,國務院出臺《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第一個全面研究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十年來,從《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到前不久發布的《關于開展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政策持續發力,內容涉及促進就業、加強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強化勞動權益保障等問題。
調查顯示,新一代農民工依然吃苦耐勞,愛上網、敢消費,愿意自我提升,不單重視薪酬高低,更看重職業前景和自我成就。他們中有人希望能融入城市,也有人愿意帶著技能返鄉。他們有機會成長為大國工匠,也可以回歸田園,讓農民工有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多元的選擇,是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也是新時代農民工的心之所向。
RC-5閥門電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
16mm中空纖維水泥外墻板
日吉華神島板 中鐵裝配裝飾板 品牌增強型裝飾性板 水泥纖維外墻掛板
日本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AT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板 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防火冰火板 木飾面木紋冰火板防火板潔凈板護墻板
木絲水泥板 纖維水泥板 高強度水泥板 進口板
綠活建材 水泥板 手工夯土板 背景墻 商場裝修用板 提供質檢報告
昌吉自治州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透明編織袋,亮白半透編織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牛皮紙袋,紙塑袋,PP復合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彩印編織袋,珠光膜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灌裝口編織袋,方底閥口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